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去年6月,和若铁路通车,与先前开通的格库铁路、南疆铁路“牵手”,标志着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形成闭环。这也是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,全长2712公里。塔克拉玛干沙漠,依旧是那浩瀚的模样;铁路环线串起的城市乡村,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改变。

7月18日,人民日报海外版用一个整版,图文并茂的形式,对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取得的成绩进行全方位报道,令人为之惊叹,也为祖国的铁路建设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
这是一条团结民族路。近年来,随着铁路大建设,新疆铁路网格局基本形成。和若铁路作为新疆“东联西出、西来东去”的便捷通道,与格库铁路组成东西向交通大干线和国际大通道,与南疆铁路构成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网,对于推动国土开发、促进沿边开放、增进民族团结、巩固边疆稳定、建设大美新疆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环沙漠铁路改善了南疆交通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,带动沿线少数民族和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,并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,越来越多人走进新疆、了解新疆,新疆各族群众走亲访友、求学就医也更加便利。各族人民互通有无将更加便捷,群众的心与心将更加贴近。环沙漠铁路便利沿线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运输,助力乡村振兴,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加速器和经济繁荣的新引擎,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造福各族群众。

这是一条便民富民之路。过去,因交通不便,出行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各族群众的一大生活难题,他们一直盼着有条铁路修到家门口。如今,和若铁路使“山不再高,路不再遥远,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”,极大地方便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,开通一年来,和若铁路共运送旅客约36万人次,有力地推动线路周围区域的发展,为沿线的人民生活带来福祉。同时,作为便捷的物流通道,和田地区的地毯、喀什地区的新梅、阿克苏地区的苹果……借助铁路,新疆特色农副产品以更快速度抵达全国。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形成以来,沿线棉花、核桃、红枣、矿产等可通过铁路直通疆外,截至今年6月中旬,库尔勒货运中心、喀什货运中心共计发送货物3349.58万吨,为新疆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这是一条绿色生态走廊。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已化为铁路建设的生动实践。和若铁路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段落,占线路长度65%。针对部分区段风沙大、沙丘动态迁移容易掩埋线路的问题,建设单位采取以桥代路方式,建成总长达49.7公里的过沙桥5座,让风沙从桥下穿过,大幅降低风沙对线路的侵害威胁。和若铁路沿线修建草方格近5000万平方米,种植梭梭、红柳、沙棘等灌木和乔木近1296万株,林带覆盖面积超过11万亩,率先在国内铁路建设中采用了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,在大漠戈壁中织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。这条“绿色走廊”成为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。

我们相信,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能促进新疆地区内外联通,古老的丝路经济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不仅在中国铁路史上谱写着一页页光辉史,而且给高原铁路添加上了“新翼”,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(张秋生)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