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一对母女的对话,引来了很多网友的怒赞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安徽,一对父母带着女儿乘坐高铁外出,买票时,母亲多花了482元买了一等座。

小女孩就问妈妈:“为什么要多482元买一等座?二等座又不是到不了?”

这位母亲的回答十分让人意外,她表示:

“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?要知道,你值得一等座,你配得上一等座。”

女儿继续问到:那商务座呢?

母亲稍微犹豫了一下,然而,她接下来她说:

商务座你也配得上,只是爸爸妈妈目前的能力还配不上。但这不是你的问题,是爸爸妈妈的问题。

没钱我们只能坐绿皮火车,但是有钱我们肯定带你住5星级酒店啊。”

母亲还说:“再比如,你想吃的是车厘子,可是你去超市发现,一斤车厘子能买一箱苹果,结果你就傻乎乎地扛着一箱苹果回家了。

你想吃车厘子,你就买车厘子,如果买不起一斤,那就买半斤,而不是你觉得,我就只配吃便宜苹果。”

最后,母亲告诉女儿:“要记住,你值得吃好的,穿好的,用好的。但前提是,你也在为之努力。”

视频下面,有网友评论说:

自己从小被教育节约花钱,导致现在上班了,还是特别舍不得花钱,觉得累了点份外卖会很愧疚,买一件好的衣服都舍不得,喜欢吃的水果也会忍了又忍,在多多买菜上买品质不好的。没胆子没勇气没有方向去花钱。

用父母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有罪恶感,很不自在。

每次买过喜欢的东西后,都有一种负罪感,总觉得自己不该买。

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上热搜的视频——“四块钱的饮料母女”。

有一位妈妈带女儿去超市,女孩选了一瓶4元的饮料,母亲因此进行了一番教育,

“以后这些东西,不能随便见了就拿,不是说不叫你花钱,而是你是一个没挣钱的小孩,上超市不能见什么拿什么,咱这个消费水平就在那里,咱不能跟别人比”。

短短几分钟,真的有一种窒息感。

我们很多父母有一种习惯,就是会向孩子哭穷,希望孩子能勤俭,懂得父母的辛劳,培养孩子的责任心。

“你知道爸爸妈妈赚钱供你上学,多不容易吗?”

“你在外面别乱花钱,也别乱跟别人攀比,家里环境不一样”

“我们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上学的!你以后,可要好好报答我们啊!”

其实这样,固然没有什么错,但是我们经常哭穷,长期给孩子灌输“家里穷”的思想,会导致孩子在花钱的时候,充满愧疚。

这样的孩子,在长大之后,大部分都会选择过“低配版”的生活:他们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,不敢在工作上争取,不舍得为自己花钱。

“配得感”,正在成为中国孩子身上最稀缺的一种品质。

“自我配得感”低的孩子没底气

前不久,一篇“父母抠门会导致孩子自卑吗”的话题,被推上了微博的热门。

有一个网友说:自己小时候买一包10块钱的饼干就会被爸爸骂,那么吃一顿肯德基,父母会去强调,我们都舍不得吃就给你一个人了。

有一次,他特别想要一个30元的蜘蛛侠玩具,思考了许久,最后还是忐忑的向父亲开口。可是父亲却只拿出来了自己的相机,给他和玩具拍了一张照片。

父亲不会知道,看到照片孩子并不会开心,因为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,哪怕得到了,也会在父母哭穷的绑架下,有着深深的罪恶感。

生活中,有许多这样的孩子,他们不自信、没底气。

他们的“自我配得感”很低。

害怕自己配不上所得到的成功和快乐,会去怀疑自己:“我值得拥有这些好东西吗?”

“自我配得感”,最简单的解释是——觉得自己有资格得到某物。

心理学研究发现,一个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,配得感和自我价值感都是偏低的。

不管自己有多优秀,总是觉得不够好。

哪怕周围人都夸赞:你很优秀了。

那个自卑的“内在小孩”就会冒出来说:不,我很差劲,我配不上这些赞美,你们说的“优秀的我”不是真正的我。

那个“我不配”的声音,驱使着自己像一个永不疲倦的陀螺,用尽全力地转,不敢停下来喘一口气。

长此以往,孩子的配得感和自我价值感,只会越来越低。

一个人的低配得感是可以从环境中被教育出来的

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,曾对上百个家庭的孩子进行研究:

发现那些长大后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,他们大多有着不合理的家庭教育环境。

在TED演讲中,作家Lidia讲道,她因为写的小说获奖而受邀到纽约参加知名编辑和作家的聚会。

但她却愁眉不展,最终选择了退却。

她说:

“尽管机会之门对我一次次的敞开,我仍旧如鲠在喉,无法说出口,这是一种想得到美好的东西的耻辱。

这是一种不相信自己能和景仰的人待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耻辱。”

她认为自己不配与那些厉害的人站在一起,不配得到编辑的赏识。

这是因为Lidia的父亲常常忽视、贬低,甚至用暴力对待她。

家庭教育的环境,造就了她最早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,而这个认知也延续到了成年后。

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镜映效应,孩子会把爸妈的话或是行为态度,像镜子一样映射在自己脑海中,把自己认为是父母眼中的那种人。

父母常常批评孩子,贬损孩子,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,什么都做不好,会否定自己的能力,产生自卑心理。

父母赞美孩子,鼓励孩子,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美好和珍贵的人。

前段时间,有个话题#爸爸妈妈实现了女儿的钢琴梦#,冲上微博热搜。

来自山东潍坊的一对夫妻,知道女儿一直有个钢琴梦,但因为懂事、怕花钱,从来没有向家里提过,偶尔谈起,也只说“想要一架电子琴”。

好在,孩子藏在心里的梦想也被爸妈放在了心上,借着儿童节的机会,他们悄悄买回一架钢琴,放在女儿房间里,也和小儿子商量好,要保密,给姐姐一个惊喜。

当女孩推门看到自己渴望已久的钢琴,激动得又哭又笑,小心翼翼地去拂拭琴盖,喜悦之情溢出屏幕,弟弟看到姐姐的反应,也跟着笑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
妈妈后来在采访中说:

”“我们不是多有钱的家庭,做了一点点小买卖,收入不高但是够维持我们的生活,我和他爸一直都有一个理念,就是‘钱多钱少,快乐就好’,我们喜欢给孩子制造惊喜 ,喜欢看他们看到惊喜开心的样子”。

在这个家庭里,我们看到了弥足珍贵的“配得感”,就是让孩子感受到:

即便我们家境普通,你也值得拥有那些好的东西,你的需求也很重要,你配得上你想要的美好。

当父母尽力给到孩子足够的配得感,会让孩子相信自己值得被爱,值得拥有更多的可能性,值得过更好的人生。

如何培养孩子的“配得感”?

心理学家苏珊·福沃德博士在《中毒的父母》中写道:

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,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,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。

美国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·派克说:“自信必须从幼年开始培养,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。”

培养孩子的“配得感”,家长可以这样做:

看见孩子的需求

面对孩子的需求,父母不要一贯的打压,而要多去看见和理解,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鼓励,让他觉得他是值得的。

让孩子知道,父母有重视

即使条件有限,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,也要让孩子知道,父母有重视,有在努力争取,要让孩子接受事情的不完美,相信就算这次他没有得到,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他,因为他拥有更广阔的世界。

不抱怨养家的不容易

多跟孩子分享努力奋斗的自豪感,而不是一味抱怨和诉苦,作为孩子,他们应该百分百享受得到一件东西的快乐,而不是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不配。

多鼓励孩子

心理学中有个“ABC理论”:同一个事件(A),因为信念(B)的不同,会有不一样的结果(C)。

在生活中,父母可以多用描述+总结词的话语鼓励孩子,帮助孩子种下“我可以”的种子。比如,当孩子将房间整理好的时候,可以说:

“你把东西都归置到了架子上,我觉得房间看起来,很舒服、很整洁”(描述所看到的情况或感受),“你收拾得很有条理哦”(总结词)。

当孩子听到了父母描述性的鼓励和赞赏的时候,他们会重新审视自己,重建心理的配得感,内在自我也会不断成长。

心理大师荣格说过:“潜意识操控着你的一生,而你却称之为命运。”

一个坚信“我可以”的孩子和一个认为“我不行”的孩子将会拥有完全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。

而孩子究竟如何认知,全凭我们去打造。

推荐内容